哥德搖滾gothic rockgoth rock,或稱為哥德音樂)是自1970年代晚期開始出現的搖滾樂類型
原本是指少數龐克搖滾後龐克樂團的標籤,而後在1980年代早期哥德一詞(goth)開始成為某中分隔運動的定義。
和龐克樂團精力旺盛的音樂風格相反,早期哥德樂團的音樂感覺較為自省,並與美學、黑暗主題文學哲學相關,
哥德式恐怖浪漫主義存在主義虛無主義等。
著名哥德搖滾樂團包括包浩斯樂團Bauhaus)、蘇克西與女妖(Siouxsie & the Banshees)、
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和Fields of the Nephilim等。

哥德搖滾的主要特色就是幽暗低調,並運用電子節奏鍵盤合成器,以營造出一種黑闇深沈的美感。
往後的哥德搖滾則逐漸朝向電子樂發展,進而成為Darkwave樂派而哥德文化的素材也在90年代初期開始受到金屬樂團的採用。
英國知名的毀滅金屬樂團失樂園樂團(Paradise Lost)可說是哥德金屬的先驅,其於1991年所發表的專輯《Gothic》中,
便嘗試將少許女音主唱和弦樂襯底加入作品當中,93年的專輯《Icon》,其在美編設計上更進一步採用了哥德式圖像做為意象表徵。
隨後,挪威的悲愴劇場(Theatre of Tragedy)則是將哥德元素與毀滅/死亡金屬徹底融合
正式確立了新一派的哥德死亡金屬,而TOT也可說是為金屬樂帶起歌德風的首要功臣之一,
悲愴劇場的成功使得這股哥德金屬風潮開始迅速於歐陸蔓延。

然而對比於前面所談及的哥德搖滾,對於歐陸的哥德金屬樂派而言,大多僅是汲取哥德文化的黑闇、唯美氛圍,
將之納入於音樂的表現或是視覺美學上,其所著重的仍是在音樂的本質上,不同於所謂的哥德音樂乃是哥德精神的延伸與實踐,
兩者之間其實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哥德金屬發展的歷史尚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已累積出豐富的面貌,就風格特色上來談,大致可以粗分成以下幾類,
不過這並不是絕對的分類,因為不同類別之間的界線有時並不明顯,而且有些樂團作品也可能會同時跨越不同類別。

1980年代其他另類搖滾不同,哥德搖滾提升了哥德次文化的範圍,包含哥德俱樂部哥德時尚哥德雜誌

哥德次文化是現今存在於許多國家中的一種次文化,起源於1980年代初期的英國,自後龐克衍生出來的哥德搖滾界。
哥德次文化比同時期其他次文化的存在時間還要長久,並不斷衍生出各種類型。
其意象及文化影響了從19世紀的哥德文學恐怖電影,到少部分的 BDSM 文化。

哥德次文化也衍生出相關的音樂、美學和風格。哥德音樂包含不同的類型,共同特色是哀傷、神秘的音樂和觀點。
衣服風格則包含了死亡搖滾(Death rock)、龐克風雙性(Androgynous)、維多利亞風、一些文藝復興中世紀時期的衣服樣式,
或者是結合上述各項風格。另外還經常搭配
黑色的服裝、彩妝和頭髮。--->小說[龍紋身的女孩]裡,莉絲˙莎蘭德就是有點這種風格,
在最後一集[直搗蜂窩的女孩]裡她出庭時有描述她穿的是哥德風,[有點像B級恐怖片裡的吸血鬼]

1970年代末期,英國一些後龐克樂團被歸為「哥德」(Gothic)。但到了1980年代初期,哥德搖滾成為後龐克中的一個子類型。
這些樂團的後繼者開始聚集,形成一個顯著的新興運動。
其名稱似乎是來自於史提夫·基頓(Steve Keaton)在1981年2月21日發行的英國搖滾週刊《Sounds》上發表的的文章
「The face of Punk Gothique」。1982年7月,位在倫敦蘇活區的「Batcave」夜總會開幕,給予這些新興愛好者一個聚會的場所。
新音樂快遞》雜誌曾一度稱他們為「positive punk」。之後,「Batcaver」被用來形容「復古哥德」(Old-school Goth)。

與英國不同,美國的龐克界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出現了死亡搖滾這個音樂類型。
而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早期的德國,這些次文化成員被稱為「Grufti[e]s」(意為「地底生物」或「地下生物」),
他們結合了哥德和受到新浪漫(New Romantic)影響的新浪潮音樂(New Wave),
形成初期的黑暗文化(Dark Culture,先前稱為 Dark Wave Culture)。

後龐克之後

後龐克沒落之後,哥德次文化開始在音樂及視覺上多方發展,造成風格(哥德「類型」)的差異。
通常,各個「類型」的外表都反映出某種心態,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而各地文化也促進了這個變化。
1990年代,維多利亞風格(Victorian fashion)在哥德界再度流行,並吸收了19世紀中葉哥德復興(Gothic Revival)和病態的維多利亞文化

現今的哥德次文化

1990年代,「哥德」這個名詞及相關的次文化範圍變得更具爭議。一般民眾及媒體,將一些新興或逐漸流行的次文化,與哥德次文化混為一談。
這原因主要是由於各次文化間的外表、社會習俗和風格的相似所造成,而不是音樂。之後,這名詞被一般大眾進一步擴大使用,
有時甚至用來定義在音樂及風格上與原始哥德次文化沒有相似之處的團體。

這導致了一些哥德用語(Goth Slang)的出現,用來分類或歸類一些與哥德次文化關係疏遠或沒有關係的人。
比如美國的「Mallgoths」、拉丁美洲和義大利的「Dark」、紐西蘭的「Hackians」和英國的「Spooky Kids」、
「Moshers」和「Mini Moshers」。也有正面的詞彙如「Mini-goths」或「Baby Bats」,是資深哥德用來稱一些有潛力的年輕哥德。
哥德在網路上的盛行,造成對於現實中的這些用語出現扭曲和誇張的觀念,特別是英美兩地以外的地區。

這些新團體對於舊有的哥德次文化有著不同的反應。有些認為彼此是不相同的,對於被稱為「哥德」感到反感,
有些則選擇加入現有的哥德次文化中。也有些忽視哥德次文化的存在,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釋「哥德」這個名詞。
即使在原始哥德次文化中,不斷改變的趨勢也增加了定義精確範圍的複雜度。

原文引用自:維基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夏蘭荇德暴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